|
|
广东省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|
李良成;杨国栋 |
华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;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,广东 广州 510640 |
|
|
摘要 从人才资源、人才投入、人才绩效和人才环境4个方面选取31个指标,构建了广东省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。在2000-2008年相关年鉴数据的基础上,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每一指标赋权,抽取资源及投入、环境和效能3个主要因子,构建了广东省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,并对广东省创新型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。
|
|
关键词 :
创新型科技人才,
人才竞争力,
评价指标,
评价模型
|
收稿日期: 2011-11-10
|
|
通讯作者:
李良成
|
[1] |
张永安,郄海拓. 金融政策组合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量化评价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7, 34(2): 113-121. |
[2] |
王成军;郭明. 创新型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可拓评价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6, 33(4): 106-111. |
[3] |
祝新;王邵.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广西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6, 33(22): 109-115. |
[4] |
王元地;陈禹. 区域“双创”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6, 33(20): 115-121. |
[5] |
李燕萍;王健;张韵君. 高校专利合作能力评价指标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6, 33(2): 124-129. |
[6] |
朱雪春;陈万明;贡文伟. 实践社群知识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6, 33(18): 127-133. |
[7] |
任宏;杜永杰;陈永奇;任鹏宇;董海峰. 距离测度视角下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三维评价模型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6, 33(16): 81-85. |
[8] |
董新凯;田源. 知识产权强省界定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5, 32(7): 112-117. |
[9] |
罗兴鹏;张向前. 基于SEM的知识型人才不确定性评价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5, 32(5): 111-116. |
[10] |
王剑程;朱永跃. 创新驱动背景下企业科技人才成长环境评价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5, 32(24): 120-124. |
[11] |
李永周;谭蓉;袁波. 异质性人力资本的国家高新区创新网络嵌入开发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5, 32(24): 143-148. |
[12] |
周洪宇.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比较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5, 32(22): 34-38. |
[13] |
崔娟娟;王英. 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产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5, 32(20): 125-131. |
[14] |
王立伟;郑军卫;赵纪东;刘学. 美国支撑决策的科学、技术和创新(STI)评价指标体系及启示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5, 32(14): 98-102. |
[15] |
赵武;李晓华;孙永康;王姣玥. 面向区域创新发展的地市级包容性创新能力测评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 2015, 32(14): 108-113. |
|
|
|
|